分人的音频教程之七——缩混(二)
这次来说说常用的效果器:均衡,混响,压限。实际上,这是使用最多也被讲到最多的效果器,同类的讲解文章已经足够阐述这三个效果器的意义了,因此我不想做教科书式的详细描述,只说说个人的感觉吧。
先说均衡。我们知道,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一系列频段组成的,频率范围是声音的重要特征之一。均衡器就是用来修整声音的频率特征的。比如说想让声音亮一点,可以提升一些中高频,想要闷一点就衰减中高频,提升低频;如果想让镲片尖厉一些,可以提升10k以上的频段(当然要保证音轨是干净的,没有高频噪声),要让bass闷一些,可以适当衰减1k以上的频率。
我们用均衡器干什么?两个目的,一是“修正”声音,也就是去掉声音中不必要的频段,例如镲片轨不需要地鼓的声音,把2kHz以下切掉;人声50Hz-80Hz以下肯定是喷麦的声音,去除不要,等等。第二个目的是“修整”声音,这是为了让目标轨的声音更符合音乐整体的需要。什么是音乐整体的需要呢?这要看音乐而定了,大致上说,每一轨乐器都要考虑到其他乐器的需要,例如bass在250Hz-1kHz这个区间不要太响,为人声留出空间;镲片等高频乐器的中频段(比如3-8kHz之间)为其他的乐器留出空间,某个合成器类的音色提升某个频段,填补音乐整体上的频率空白,等等。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频率调整的文章,可以拿来作参考——当然只能做个参考,千万不要拿鸡毛当令箭,更不要照葫芦画瓢有样学样,对于录音混音来说,没有任何两件作品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况且,我也不保证网上流传的文章一定都是正确的,就像我不保证我写的东西完全正确一样。
均衡器的使用很灵活,因而也就十分需要掌握“度”,不要乱用。我们混一首歌,只是为了让吉他更亮吗?或者只是让人声更有力吗?显然不是,我们混一首歌是为了让这个歌曲听上去更融合、更舒服,让它该凸的凸该凹的凹,更好的表达整体的艺术效果。我们要的是歌曲整体,而不是某个音色怎样怎样,因此使用均衡器一定要有目的性,不要调着调着忘了自己在干什么了。
使用均衡器是有一些技巧的,首先当然是要知道要处理的这轨声音的频率特征,才好对症下药;其次,当不知道要处理的是哪个频点的时候有个小技巧,使用参数均衡器,拿waves的Q系列来说吧,任意选中一个点,把它的Q值设大一些,然后用鼠标拖住它,提升到最大,在可能的频段范围内左右移动,你会发现移到某一点时声音变化很明显,或者说最大的触动了你的听觉神经,那么这就是你要找的频点,对它作适当的处理吧;有人习惯于把不要的频率都切掉,即使这些频段看起来并没有东西,这点我赞成,当然,要在系统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最后……嗯,其实均衡器有很多技巧的,可是我一时想不起来那么多……嗯,那就先到这吧,等我想起来再说,呵呵呵-_-b
此外,均衡器的使用要小心,不要一下改变太多,一点一点来,不断的听曲子整体的效果为好;不过也不排除大规模的极端使用的情况,在Waves出的那本教程上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