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非常好 确实关于人类的意识 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可能是作为本体的局限性 或者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又或者从根本上 彻底了解人类自身的意识 本质上就是不可能的 而我的说法 也确实是很片面的
我再补充一些目前的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共同点和区别的个人看法 以充聊资吧
首先 是数据源 目前的人工智能 它所有的数据来源 只有电子信号 类似0 1之类 或者再高看一眼AI 它的数据来源 只有文字---假定目前的AI或者未来的AI 真的能理解这些文字
而人类呢 除了文字 基本的说 还有五感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等等所带来的数据输入 单说人的眼睛 量化的说 人类的每一只眼睛 都是一个拥有32K分辨率的摄像头 也就是视觉输入接口 两只也就是64K 并且能够瞬间变焦等等 这带来的数据量其实是天量的 所以说人类这么多年的演化 并不是浪得虚名的 而这所有的数据输入方式 再加上不断的环境刺激 意识的自我迭代 才构成了人类本身和人类社会的诸如科学 人文 规则 逻辑
然后 简单的归类一下人类意识的产生的一个片面的模式 肯定不全面
人类的婴儿 一开始是没有意识的 他的所有反应 都只是基于人类自身演化出来的身体带来的条件反射 舒服了会哼哼 饿了疼了会哭等等 等到婴儿自身的身体硬件成长到一定的程度时 系统性的数据输入就开始了 比如一个一岁的婴儿 当他可以拿起勺子后 会不断的把勺子扔下 然后捡起来 然后循环这个动作 直到产生了一个类似“结论”的东西后才停止 他才意识到 东西会自己往下掉 重力这个东西 对婴儿来说是被“发现”的 而语言的形成 也是在大人和语境的环境下才形成的 孩子大一点 大人会反复给孩子说 这是一朵花 念花 然后孩子跟着学 他才认识到这是花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 随地扔垃圾或者打人是不对的 也是大人告诉他的 可以说 人的意识的形成 就是不断接收环境刺激(数据输入) 然后人工纠错(大人的引导和判定) 然后不断循环往复过程 直到一个人 自己可以做出基本全面的 对于数据输入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的大致准确的预判---预测数据和数据之间的正确联系
意识就是为生命体服务的、能对外界复杂刺激形成合理反应的,运行在大脑之上的、一套自然进化而来的预测算法(这不是我的结论 而是某些科学家研究的一个“片面”结论 )
目前最强的AI CHAT GTP 基于的 就是和这种模式高度类似的逻辑构成的
首先输入数据 然后花钱请廉价劳动力进行人工干预 判错 比如指定A和B之间的联系 G和H之间的关系 然后继续喂数据 然后测试AI给出的逻辑判断和预测 给不对的地方再进行人工指正 然后不断循环这个过程 直到AI可以做出正确率基本和人相当的数据之间的逻辑的关系和预测
这个过程和人的意识和知识的产生 简直是异曲同工---所有复杂的事物 本质基于的都是基本的物理原理 难怪GTP可以表现出那么多类人的表现和能力 甚至通过了图灵测试
最后再对比一下人类和AI
人拥有比目前AI更多的数据输入渠道和方式 而且人类本身的“硬件条件”其实并不差---但是 人类的硬件 也带来了数据存储空间有限的局限性 人类还有遗忘属性 类GPU的计算方式能力有限等等 人不可能学习 并且记住所有的知识 数据的调取效率也不高
而AI呢 除了数据的输入方式目前有局限性 也没有实体物理结构去处理现实世界的种种现实问题 但是在类人逻辑的处理方式的加持下 它有几乎无限大的数据存储空间 极高的数据调取能力和处理速度 没有遗忘属性 也就是说 AI经过不断迭代 再未来 可能是那个在某些特定方面 地球最强的“大脑”
如果科技再发展一些 给AI配上物理结构和五感 那结果 真的很难想象。。。
我真希望人的意识 或者智慧 真的是造物的神奇 它本质上拥有更加深邃的原因和原理 而不是目前表现的这么容易被超越 但是仅就目前来看 AI在某些方面已经全面碾压人类 后边的事情 真的不好说 咱也不敢猜 对于未来 AI会对人类产生何种影响的判断 如果过于确切 那几乎可以说 一定是武断的 这么多的科技大佬都表示了担忧 未来AI是不是只是工具 是不是会受制于人 都说不好 真希望奥特曼说的是假话---其实我们也不知道GTP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本帖最后由 沉默的大象 于 23-4-13 05:54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