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的问题
说超越就没意思了
越是接近真实音色就越不具有可比性
真正的演奏是活灵活现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也不可能获得一个死的参照物来比较像还是不像
我相信终有一天,连最挑剔的耳朵也听不出来真实演奏和MIDI制作出的音乐的区别,那么,就这个意义讲,音色技术就可以说修成正果了。
何谓“超越”呐?对于演奏技术不是非常完善的演奏家来说,对于一般的录音条件和录音技术(录音师)来说,录出的曲子反倒不如作出来的,这可以算超越吧!
当MIDI作出的曲子可以轻易达到世界顶级乐团+顶级录音师的水平时,音色技术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真实乐器录音的音色水平。
当音色技术达到这一步时,“逼真”已经不是下一个目标了
下一个目标是个性化的音色
可以单出阿卡多的小提琴音色盘,或是穆特的;
可以单出荷兰阿姆斯特单音乐厅管风琴的音色盘,或是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的管风琴的音色盘--每架管风琴都有他独特的音色、音响和声学构造,每架管风琴都有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的音栓,这个音色量堪比整个管弦乐队。
可以出伯林爱乐乐团的音色库,或是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音色库
……
下一个时期是音色的个性化时期。
另外,一些乐器标准译称的校正,驴老大,小弟在这里造次了……
Cimbasso 低音大管
Contrabass 倍低音长号 不是低音长号
Contrabass buba 倍低音大号(又称倍低音大管)
Tenorposaune 次中音长号 不是长号
Tuba 大号 不是低音号
Donauwalzer 《蓝色多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