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版主你是不是参加了Yamaha HS80M监听音箱 的测试

( 158 )
 
[收藏]
-  第 9 页  -

434
#121 06-5-20 17:40
录音师和hifi友人之间的世仇????可能话有点稍过了,应该是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相互转化,融合。
大家都在试图展现自己认为正确、合理、应该的论点和论据,但都忽视了要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论点就必须先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最后,来这里是来学的不是争的,就算要“争”也要以技术切磋为主,切记切记!!

[ 本帖最后由 ailouo 于 2006-5-20 18:06 编辑 ]

4417
#122 06-5-22 00:09

(录音师和hifi友人之间的世仇)这话说得也有一定道理

但应该改一下,录音师和初级发烧友(初级hifi友人)确实是有些互相不理解的世仇,但和高级的发烧友(高级级hifi友人)应该是相通的,不应该有什么成见,如果有?我可以负责的说你们周围就从没有过够档次的发烧友,因为在我
这就很奇怪,录音师和发烧友怎么会有冲突,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冲突,说一个简单问题,各位录音大师,你的精心炮制的录音作品里面,是不是有很多你的手段、你的心血、你的绝招、你的。。。。?请问你们除了用你的监听
音箱能听出来之外,难道就不想让别人听出来吗?这一点大家应该承认一般的音响是听不出来的,只有调校的很好的发烧音响,才能完美再现你的意思和你的全部心血,除非你不想大家让听出你的全部意思,发烧友有一个名词叫数人头,
意思是在这个调校的很好的发烧音响上,可以听到这段音乐有几件乐器在演奏,也就是有几个人头,这个不玩发烧的人指定是不理解的,但你要是一个好录音师就可以理解,而且还应该高兴才对,应为你的录音手段太好了,在这个能数人头的音响上每个细节都很清楚,甚至有的都可以听到演奏者的呼吸,难道这样的音响不好吗?你不应该追求吗?如果追求了,那就是和录音相违背吗?这是我始终想不通的事,在发烧音响上能检验一个录音的好坏,只有录音水平不高的才害怕高级的音响,因为他们害怕大家听出他錄音水平的不足,玩笑請不要認真。
       如果一套音响不听音乐,只听摔杯子、爆炸、玻璃破碎聲那確實是很煩人的,如果你們認爲這樣的人就是發燒友,
我也沒辦法,因爲你們周圍只有這樣的發燒友,沒有聼音樂發燒友,這也是發燒友的悲哀,因爲他們完全忘記了
音響是干嘛用的,也就失去了發燒友的真正的感覺,音樂是上帝這是任何發燒友不能改變的,因爲發燒友所作的一切
最終就是聼音樂,完美再現演奏者和錄音師的精美音樂,別無他求。

[ 本帖最后由 mihu2000 于 2006-5-22 00:32 编辑 ]

4157
#123 06-5-22 01:21
录音师对音质的追求算是发烧友中的德国理性派

4159
#124 06-5-22 02:49
原帖由 mihu2000 于 2006-5-20 05:05 发表
一个录音师要想成为发烧友,要比一个发烧友成为录音师简单的多。


这个……其实一个一流的录音师同时也肯定是一位真正的骨灰级发烧友……比如Peter Cobbin或者Geoff Foster……只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棚子里面玩而已……

4417
#125 06-5-22 03:28

楼上二位都很有道理

都是被一些偏执发烧友给搞的,真的是很无奈!

2998
#126 06-5-23 00:46
不从科学的角度上去观察箱子的水平,不从测试图表出发,不从主观听感出发,而从散热片的大小出发,运放的型号出发,这才是偏执的发烧友。
什么时候你们才能了解,音频技术是门系统的科学而不是玄学呢?科学技术不是主观的臆断和猜测,一切都要以定理为根据,以实验为验证,以数据为说服。
STUDIO TECHNIC的奠基人绝对不是发烧友,或者不是你们这样的发烧友。

4417
#127 06-5-23 02:08

大头梦 你是不是对我也有些偏见,我很无奈,

就是到现在为止这个论坛的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看我是怎么说的,就知道闭着眼睛瞎说一顿,我怎么也不会傻到要从散热片的大小出发,运放的型号出发,来判断一套音箱的好坏吧?我一直再强调,我就是想知道Yamaha HS80M监听音箱的内部电路的使用什么芯片、电压多少,我还强调了我希望早一天能听到Yamaha HS80M监听音箱看看有什么不同?作为音响发烧友我自命我还勉强 够格吧,至少我不会发现问题就乱说一顿,而是一定要试验后再说怎么样?我在声明一次我在这个论坛告诉大家所作的一切事情,包括电源线,我都在N个不同地点,N个人在场,N个方法全部做过试验。

145
#128 06-5-23 12:06

呵呵,平息的战火又点燃了

音频技术,是一门边缘科学,涉及的学科有:材料科学,电子学,电磁学,化学,力学,热力学,空气动力学,声学,心理学,乐理学,艺术鉴赏,哲学,医学,高等数学等等,刚看了“魔戒的文章”量子力学也进来了。这么多的学科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真正的掌握和不肤浅的理解?缺了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会产生概念模糊而不知所云,这就是造成各种纷争的桎梏。
    那是不是我们就不能讨论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三个臭皮匠定个诸葛亮总知道吧,换句时髦的话就叫团队精神,团结力量大,大家只要能多一点容纳别人的看法,就会不断的学习进步,成为一个共同进步的团队。
    10年前我是发烧友,10年后我退烧了,不是我不热爱音频了,而是走出来,不要被所学所知的捆住,去涉猎更多的领域。回头看看,会更理性地看待hifi,这对音频事业来说不就是在添砖加瓦吗。反之,每个人抱着知道的一点点,做井底之蛙,一起钻牛角尖,只会把我们热爱的音频事业推向绝路。(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4159
#129 06-5-23 12:48
原帖由 mihu2000 于 2006-5-23 02:08 发表
就是到现在为止这个论坛的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看我是怎么说的,就知道闭着眼睛瞎说一顿,我怎么也不会傻到要从散热片的大小出发,运放的型号出发,来判断一套音箱的好坏吧?我一直再强调,我就是想知道Yamaha HS80M监听音箱的内部电路的使用什么芯片、电压多少,我还强调了我希望早一天能听到Yamaha HS80M监听音箱看看有什么不同?作为音响发烧友我自命我还勉强 够格吧,至少我不会发现问题就乱说一顿,而是一定要试验后再说怎么样?我在声明一次我在这个论坛告诉大家所作的一切事情,包括电源线,我都在N个不同地点,N个人在场,N个方法全部做过试验。  


mihu大大表伤心……偶觉得大头兄好像是在说别人……汗……

[ 本帖最后由 macubex 于 2006-5-23 12:50 编辑 ]

419
#130 06-5-23 13:17

mihu2000 先生

我觉得拟太无聊了吧,你的话题在这里不合适哦,最好去和那些喜欢砸杯子的同行多多切磋一下好吗?

2351
#131 06-5-23 13:32
mihu2000....你的TR6什么时候拆呀.......都等着看呢.........

4417
#132 06-5-23 14:33

楼上的先生我在找机会,不好意思,

AB 再说你也没意思,你也不看看是我无聊还是你无聊,难道你胡说完,我就不能辩解吗,对那些喜欢砸杯子的
人我也很讨厌,你也看到我说的了,我十多年前也就是1993年就说过,音响是听音乐的不是听砸杯子、破玻璃的,要想听砸杯子破玻璃,还是买一些实物那比音响高保真还便宜,你要是看不懂我说的也只能说你水平不够,这个我也没办法我一再声明我不想说很多就想知道80的情况,没想到那多人有意见,这使我不禁浮想联翩,斑竹这些人我说句好好听的请不要见怪,是不是有马屁捧脚的嫌疑。

419
#133 06-5-23 14:42

mihu2000

请问一下,你平时的工作是做身麽的啊?

4417
#134 06-5-23 14:45

大鱼 看了你的帖子我也有同样的感想,

你说的那些学问要学都很麻烦,现实中也只能做个小试验,看看怎么样?用一句发烧语言只能用耳朵鉴别,
发烧友或录音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一双好耳朵,你要是听不出来一切都瞎掰,其实我也有很多年
不玩发烧了,原因是改玩游戏了,但音响的概念还是有的。
       我完全同意大鱼感觉,我在一建议一次关于这个话题就不要再说了,没什么意思了,就截至吧,我还是静候斑竹的消息。

419
#135 06-5-23 15:57

mihu2000 先生

我建议mihu2000 先生:我的感觉是好像除了你之外,在坐的都是音乐家兼音响工程师哦,你是一个纯粹的"音响科学家".我没在甚麽CD厂干过,可是我一毕业就在生产录音机的企业工作,那时才是1983年哦,在学校(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里学的不是音乐,但从那时起我就一边开始自学音乐,同时也一边开始发烧,自己DIY了,音箱,磁带机,功率放大器,电视机等等,都亲自DIY过,做这些一开始目的就很明确,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学习有关于录音的知识了,同样从那时起也慢慢地走上发烧之路,但更重要的是同时把音乐,声学学好并掌握,再和硬件相关知识紧密结合,用于创造出优美的音乐作品,1986年我以在桂林广播电台录过音了(用的是模拟开盘机,只不过当时还是单声道而已),从那时到先在以20多年了,一直都还在努力地不断地学习,在这麽多年当中不乏遇到过许到类似于像mihu2000 先生这样的发烧友,我从单声道到立体声,再到模拟多轨开盘机,到多轨数字录音机,然后再到硬盘录音机以及到现在最为先进的录音方式,器材也是一步步随着年代,科技的进步不断的升级,知识和经验也在不断的累积和增加,但更重要的是音乐方面的知识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学习,所为音乐和音响二方面都要掌握,并精通,对于现代来可以这麽说,不懂音响的音乐家不是完美的音乐家,不懂音乐的"音响科学家"永远都成不了录音师(或音响工程师),我不知道mihu2000 先生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做甚麽的,(也许你也会音乐)但我觉得mihu2000 先生多加强音乐方面的学习,最好再摸摸传统乐器,理论上把曲式,作曲,和声,配器及器乐法等等相关的理论掌握一点(多少都要会一点啊),经过这样的学习后,我想你以后上来发帖时,接受的人会多一些吧,不要老来教育我们这些不发烧的音乐家哦,把我们搞生病了可不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