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说话的,我也来说说,(光说技术,不针对个人)整体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扎)真的耳朵疼.可以说母带还是不错的,够宽,但是太故意的提升响度了,均衡器用法很亚洲话,典型的韩国范,(但在韩国肯定也不是什么高手)其实混音的问题很大,导致母带处理失衡,(他母带处理不了前期缩混所暴露的问题)我用4对音箱仔细听了3遍(1030,ME梅格同轴箱,爱丽丝监听1号,和博士的5.1影院系统)设备是英国手工母带级电子管线放BOZAK,控台是STUDER 961,一般听东西已经非常细致了,编曲不错,范挺正的,就是弦乐写的音域高了,(1,2小提),录真的弦乐也花不了多少钱,543的编制就够了,应该多重视中提琴的用法,有点空,感觉没有腰的感觉,木箱琴2或3弦没调准,有点搅和,钢琴的奏法要再多多练习(应该不是键盘出身的)弦乐的和声编配要多研究一下别人的弦乐总谱,女伴写高了 一般来说别写过高音D,就会柔和的多.结尾的钢琴走向有点怪,钢琴的延音踏板踩的不讲究,有点脏,
个人观点,说的对与不对的话,还请见谅.很喜欢音频应用的气氛,学习和交流的氛围很浓,经常上来看看却很少说话.愿大家技术越来越好,多多交流,多多进步,早日实现音乐梦想!
[
本帖最后由 丙丙熊 于 08-10-6 01:5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