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被误解的音频 之 1-00 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音质高

( 157 )
 
[收藏]
-  第 9 页  -

1048
#121 15-1-23 16: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48
#122 15-1-26 01: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123 15-1-27 14:10
100个赞👍
把能点的都看了。。。然后看着目录里黑色的标题流口水>q<楼主求更么么哒!!

1048
#124 15-1-30 00: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48
#125 15-1-30 00: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48
#126 15-1-30 0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3
#127 15-1-30 03:16
这个很难说,因为个人喜欢不同

1300
#128 15-1-30 10:42

其实LZ加个限定词比较好啦

理论上LZ说的没什么错误,但是现阶段的现实是:最好的模拟多轨机比最好的数字多轨音质好,而且好不只一点。

-------------------------------------------------------------------

信息的储存和复制这一段跟主题关系其实不大,我觉得可以删掉。这一段主要阐述的还是数字数据比模拟数据储存成本和维护难度低。如果抬杠一点,我还可以说如果不好好执行数字备份的话,如果云挂了同时硬盘坏了,数据全丢,连Wow & Flutter都听不到呢,这个看人看业务看投资回报率。

而且我觉得还是尽量不要跟路人小白研讨数据成本和维护难度,路人小白还觉得银行和很多金融机构的硬盘报废后不能随便丢弃和返修,扔在库房接灰和销毁都是浪费呢。(我们的存款和投资就被你们这样拿来浪费硬盘吗!囧囧囧囧囧)

-------------------------------------------------------------------

至于从人体官能限制来谈模拟质量这一段可以再斟酌一下。10年前还有人说因为人耳有局限,24/96的PCM足够了,高于7.1的环绕声都是浪费……

1048
#129 15-1-30 21: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71
#130 15-1-31 00:15
楼主支持你 知识没对和错 不懂的人在学习 理解的人在进步 超越的人在讨论 NX的人在补充 最后谢谢各位老师和前辈你们在争论我们却学习了!

1300
#131 15-1-31 14:16
原帖avis 于 15-1-30 21:15 发表
客观音质模拟多轨连给数字多轨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我没带任何感情色彩,模拟多轨的客观音质是肮脏
的。你可以喜欢这种肮脏,甚至可能所有人都喜欢
这种肮脏。但其客观音质比数字多轨差太多,根本
没有可比性 ...


一句话,上作品。听一下同一个一线混音师最近几年的ITB和OTB作品对比再说 - 数字多轨仅限于“确实已经不错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Mick Guzauski给Daft Punk和Pharrell WIlliams混音的作品对比。另外随着工作室小型化和个人化,数字领域的标准和总体质量实际上是在下降的,现在工业上盛行的AVID/Apogee/某些Prism的录制回放,严格的讲,也没资格给PCM3348和Genex系多轨等老数字系统提鞋,反倒是Abbey Road等还相对完好保留了模拟系统的录音室,用模拟组件录制的东西质量尚可。当然最后这个例子这个其实算产业化的趋势,不是理论结果。

原帖avis 于 15-1-30 21:15 发表
不需要储存与复制的信息是不存在的。不管是模拟
还是数字信号都可以不经过处理,但必须得储存与
复制。所以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就像在谈论汽
车性能时讨论高速与市区的油耗区别一样,不但合
理,而且切题。


如果您觉得切题就留着呗,这段纯是个人从文章组织出发觉得没必要,对阐述的观点无特别意见

原帖avis 于 15-1-30 21:15 发表
同理,模拟磁带如果受潮或受强磁或被焚烧等也同
样会导致储存的信息受损甚至完全丢失。


这就是我之前回帖要说的意思,其实都有概率损坏,看人看业务看投资回报率。我觉得更好的表达方法可以类似:“类似档次下,模拟备份和复制的成本要通常来说要比数字备份和复制高,在云端储存流行之后,模拟备份的储存成本也要明显高于数字储存。数字复制质量可以做到无损,模拟复制可以尽量控制但无法彻底避免磁带信号劣化的问题。”

另外数字也是有开盘的,在音频领域,DASH磁带的保存也很麻烦。

其实模拟开盘比较大的槽点是编辑,模拟线编的麻烦程度是现在DAW的一百倍。如果真的想以从业人员的角度黑模拟,这个点比吐槽质量靠谱太多。建议LZ加点篇幅写一下这个。

原帖avis 于 15-1-30 21:15 发表
那是数据安全的话题了,在这方面模拟仍然比数字
更差。数字加密比模拟容易太多了。所以我们基本
看不到什么模拟加密方案。


这里依然纯是文法的探讨。我的意思是:路人才不管你这个呢,反正你就是浪费。所以我觉得在文字中多加入一些限定的条件和语境,可能会更好。

原帖avis 于 15-1-30 21:15 发表
那是一部分人的声音,


不知道您对音频的涉猎如何,如果您是最近十年涉及音频鉴赏,那您认为”那是一部分人的声音“可以理解。如果您是十年以上的烧龄,要么是装糊涂,要么就是真的忘了。

原帖avis 于 15-1-30 21:15 发表
而事实上 24/96 PCM 也已
经足够。32Bit ADC DAC 芯片出了多年了,产品却
很少,其持续遇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 24Bit 都已经
达到人耳的极限了


说到这里其实是想让您再介绍一下DSD,以及会有那么多人说DSD是Best Digital Sound Ever,但似乎依然不是Best Sound Ever。(备注:不是抬杠。音频这方面的入门文确实少。)


原帖avis 于 15-1-30 21:15 发表
那是一部分人的声音,而事实上 24/96 PCM 也已
经足够。32Bit ADC DAC 芯片出了多年了,产品却
很少,其持续遇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 24Bit 都已经
达到人耳的极限了。而 7.1 环绕也确实是浪费。虽
然 7.1 并不足够真实还原实际声场。但用音箱忠实
还原声场这条路本来就是死胡同。具体细节我下面
还有相关文章。


您说的既然是音频而不是音乐,所以还是希望下一篇文章不但讲解下为什么您认为7.1已经是浪费,还能再讲解一下Dolby Atmos之类的生存可能性。(备注:依然不是抬杠,音频这方面的入门文太少too。)

----------------------------------------------------

上面跟LZ研讨了这么多,最后,从个人干活省事的角度来说

我觉得DAW+全数字编混!就!是!天!堂!

[ 本帖最后由 佐佐木史朗 于 15-1-31 21:15 编辑 ]

1048
#132 15-1-31 2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48
#133 15-1-31 2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576
#134 15-2-2 10:25

回复 avis 在 #6 的 pid=4367006 的贴子

这段科普BUG,有点多。 Dante 数字线缆 的叫法不妥!而且不是用普通交换机(网络交换机也有自己的数据指标),网线的长度你还不知道? 光纤还有单模多模之分,

1048
#135 15-2-6 05: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