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FL Studio

《采样器抗混叠对比表》:Reason和FL哪个音质更好?

( 16 )
12
 
[收藏]
-  第 1 页  -

4157
#1 06-3-13 02:33

《采样器抗混叠对比表》:Reason和FL哪个音质更好?

《采样器抗混叠对比表》翻译稿,转自www.simonv.com

使用音色:
>>>>下载<<<<

评测方法:
PC,windows系统,以120 BPM速度播放:升8个调(C4-C5),降8个调(C4-C3)

实时播放优胜名单:
1、VSampler 3
2、Emulator X
3、Shortcircuit

音频导出优胜名单:
1、VSampler 3
2、Emulator X
3、Modplug
4、Fruityloops
5、Renoise,
6、Madtracker


什么是混叠(aliasing)?

百度词典
aliasing
n.(图形或声音的) 效果失真或混叠

在视频采样系统里我们很容易可以解释什么是混叠——用电影来说明:如果你留意过电影里的车轮,会发现车轮有时像在倒过来转,这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混叠现象。因为电影的胶片采样速度远远不及车轮的转速,于是我们的眼睛就会产生错觉。根据Nyquist理论,当频率达到采样率的一半时,人们依然可以成功地记录以及回放频率组成部分。混叠这个术语专门用来解释回放频率大于采样频率一半时的情况。

试想有一个48bit采样率的数码音频系统,在记录一个音调逐渐提升的正弦波,在记录低频的时候,每个正弦波周期会被很多的采样点所记录。当声波的音调逐渐提升,正弦波的周期会越来越短,每个周期能记录的采样点就越来越少(注意电脑的采样率是不变的)。当频率达到24 KHz的时候,每个正弦波周期只有两个采样点来记录,这时我们就到达Nyquist理论的极限了,毕竟两个点还是足够的(一个记录正周期,一个记录负周期)。一旦超过这个频率,理论上说,该音调会被转换为24kHz以下,在极高频处产生低通滤波——这就是混叠。

事实上,这种混叠几乎反映在24 KHz左右。一个25 KHz的音调将会与23 KHz的音调混在一起,无法区分。而30 KHz的音调会变成18 KHz的音调。

在音乐里,有非常丰富的频率和谐波,失真的部分叠加上真实的频率会让人无法忍受,这种破坏性无法消除。所以我们要从一开始避免混叠的产生。


评测结果(只列举大家熟悉的几个采样器):

频谱分析软件:audition频谱仪

1、buzz
当音调提升时有严重混叠(左下角),当音调降低时有重采样(右上角)。



2、Native Instruments Kontakt 1.3
表现一般



3、Propellerheads Reason 2.5
启动"High Quality Interpolation"时,音质还行。



4、Gigasampler 2.54
挖~别以为它外表难看音质就会好!!



5、Fruityloops Studio 4(推荐输出:"sinc depth 64",非实时)
实时播放音质与老Fruityloops一样,但音频导出有了很大提升,很好!



6、Fruityloops(推荐输出:"sinc depth 64",非实时)
音频导出很cool。


     
7、Steinberg Halion 2
不是很满意,尽管用了高质量的设置和音频导出



8、Soundblaster live! (以Vienna录制一个soundfont,然后以MIDI播放)
非常优秀的音质,就是E-MU芯片的界面太难看了。



8、Creamware Pulsar  (STS 4000 Sampler)
不比Buzz好多少,但高频不错。



9、Native Instruments Reaktor 2.3
自带音色非常出色,但是与Buzz和Creamware Sampler有同样的问题...



10、Vsampler 3.1(Ultra Mode)
界面比2.5漂亮了,"perfect"与"ultra"模式下很完美!!非常优秀的软件。



[ 本帖最后由 飞飞 于 2006-3-13 02:35 编辑 ]

4157
#2 06-3-13 02:41
可以看出这是两年前的对比参数了,目前各采样器的音质提升如何我还没有数据。

其实并不是非要决出一个高下,我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理智一点,不要对Protools、Reason、Logic这些高端软件盲目崇拜。不要认为自己手头的设备次就自卑,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也希望大家把更多的精力花在音乐上。说实话,不看对比表,我的耳朵根本听不出来谁好谁坏。

文中的技术术语我可能翻译得不太好,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4157
#3 06-3-13 02:48
大家用的都是水果默认的Linear线形导出吧?《对比表》中所说的sinc depth 64在这里,如果用256音质会更好一些,不过速度会变得“他奶奶的慢”(THE HELL SLOW)。具体设置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FL6导出的音质的确比FL5有所提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423
#4 06-3-13 03:15
好深啊.............

3189
#5 06-3-13 09:49
深了挖~

相当深挖~

我觉得还有点紧挖~

4157
#6 06-3-13 10:15
简而言之,就是用采样器做升降调处理后播放(或再导出)音质会不同(除非所用声音样本是对每个音进行采样),像buzz,会多出来一些频率,听觉上会比较乱、模糊。

音频算法好的话这种现象会好些~

348
#7 06-3-13 10:18
兔子波霸,你真是有心啊。
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我对这些对不是很在意,在一个限度之内都可以不在乎吧,只要不是太过份明显。
最重要还是把音乐做好啦。

4157
#8 06-3-13 10:28
原帖由 whim 于 2006-3-13 10:18 发表
兔子波霸,你真是有心啊。
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我对这些对不是很在意,在一个限度之内都可以不在乎吧,只要不是太过份明显。最重要还是把音乐做好啦。


哈~我的目的当然不是叫大家去研究什么混叠(我昨晚研究了近一个小时)~而是要让大家相信FL的音质其实还不差。如果用同样的音色来做音乐,FL的音质会比Reason好。

2268
#9 06-3-13 11:11
衰减和信号放大都有损耗, 但是某些噪音还是挺好听的

573
#10 06-3-13 14:04
从来没有对比过。。。不知道什么叫好东西。。鄙人耳朵有点背可能

1409
#11 06-3-14 21:55
原帖由 飞飞 于 2006-3-13 02:33 发表
《采样器抗混叠对比表》翻译稿,转自www.simonv.com

使用音色:
[url=http://www.audiobar.net/attachment.php?aid=25074]>>>>下载<<& ...





你小子下手真快啊,我本来也想做个 GIGA, SF2,KONT2,VS3,TANK2 的音色比较。。

那你继续帮着做实验吧。。

先给你顶哈。。翻译真是件头疼的事情。。。

4157
#12 06-3-14 22:26
原帖由 blacker 于 2006-3-14 21:55 发表
你小子下手真快啊,我本来也想做个 GIGA, SF2,KONT2,VS3,TANK2 的音色比较。。
那你继续帮着做实验吧。。
先给你顶哈。。翻译真是件头疼的事情。。。


我这不都弄完了就等你的了哈~

其实这只是变调后的音质对比,如果使用音色的每个音都是单独采样我也不知道了挖~

2861
#13 06-3-15 00:00
学习了,谢.谢...飞飞.

1024
#14 06-3-15 20:41
看来选择先学水果是没错的

150
#15 06-3-15 22:26
相当的没看懂
凑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