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谱软件新特性:智能分析midi里内在的记谱法信息
最近认识了一个软件:MidiNotate Composer,发现了一个打谱软件的新特性,即智能的识别midi序列里内在的记谱法信息。
常用打谱软件的人都知道,打谱软件里看到的乐谱和听到的midi不一定一样,尤其是在导入现成midi时更是这样。这是因为midi里并不能明确标注记谱法的一些东西,比如多声部,没有告诉你哪个音符是第一个声部的,哪个音符是第二个声部的。因此有时候即使你获得了某个曲子的像极了原版的midi,在打谱时,你还是得几乎把音符全部重新输入一遍。经验丰富并且勤劳的人不觉的怎样,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体力活。像普通的懒人就比如我,还是希望计算机能帮我分担一些,当然这需要聪明人来完成分析判定的算法。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sonar的五线谱做的不错,它分析了midi里的多声部可能性,并使用尽量少的音符呈现出来,这也是sonar的五线谱看着比cubase好的原因,也是许多使用cubase的人不爱看五线谱而爱看钢琴卷帘窗(piano roll)的原因。我认为使用多声部记谱的好处是,减少音符个数,降低读谱难度。MidiNotate Composer拓展了这种思想,它不仅智能的判断多声部,还能分析出倚音grace note、颤音trill和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