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影《赤壁》所引发的讨论实在太多,同我一齐观看的朋友取笑其为:“一个女人引发的大火”。欢笑之余,我却是很喜欢这部《赤壁》。因为长久以来,我们让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铬下了很多条条框框,若背离了它,就是背离了正统,总会让人觉得心虚和不自在。敢于顶风作案的,有吴宇森。
当然,影片中最具争议的就是小乔和那些出自英雄之口的雷人对白。剔除了上面的娱乐因素,其实这是一部很丰满的古装大片。之所以说它丰满,是因为从某些角度看来,它一点都不虚。
纵观上下两集,编剧们对古代的战争研究得比较透切,以前的片子要么过于追求人多,都是冲啊杀啊,一大片起落,再特写些血腥镜头了事,基本上没什么内涵;要么就是追求某人的心理变化,主角表情特写非常多。但吴宇森却不,在战争场面上他注重的是古代战争的真实过程,如讲求天时、地利、人和、阵法、用间等,对赤壁之战为什么能以小胜强的陈述,铺垫得很好。更难得的是对古代阵法的场面描写,很到位,这个更值得一赞。因为阵法在古战中占很高的位置,这一点使得火烧赤壁的场面变化更有说服力。
对于最后一场群雄并战,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大家就不要去考究了,也无需藐视,因为这是吴宇森电影,他的电影的特色就是“英雄”二字,不将三国群雄拿到镜头前一起放大,英雄它一把,他是不会罢休的。顺着这个逻辑,你就能理解了这部片子了。
片中角色的名字,在导演的眼里都只不过是个代号,就像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徐克的《东方不败》,角色名并不重要,出色才最重要,拍得好的话,一样有人赞。
作为一部颇具娱乐性的电影,在操作上有几点很特别,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偶然。一是敢将一场战争分成两次上影,在国内还没有成功先例的情况下,这个很大胆。二是那些雷人的对白,原剧本肯定是很好的,严谨的,但问题是为什么导演要特意安排这种对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是因为小乔没有床戏而另设的卖点吗?[请原谅我这样想,因为近来的电影或连续剧,都一个劲的以床戏为卖点]
大火烧完之时,无论剩下争议的灰烬有多少,电影的票房充分证明了,这是部成功的大片。
[原文连接]:
http://www.learngoo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