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清楚你的“340/2面墙距离/2”的公式依据的是什么。通常我们设计房间主要是看房间尺寸比例——因为驻波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由一面墙形成的,而是受2~3面墙夹角作用形成。如你的这间房间的长:高接近于3:1,经验判断这就是驻波容易形成的点。因此声学装修首先应该考虑的并不是怎么吸收驻波而是怎么调结构。很多专业棚在土建过程中就融入声学设计就是这个道理。
再来回答你实际的问题:1、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选择两种厚度的玻璃棉,原则上讲应该选择两种容重的玻璃棉。“空气层”的厚度是调整幻想曲线的关键,要想做到房间曲线平直需要对现有房间混响曲线进行测量。很多不专业的棚武断的采用一种距离的空气层,结果只能是对某一频率吸收过度,由于吸声体在着重吸收某一频段的时候也会对其他频段有所吸收,所以这样的棚做完后不严格验收单凭耳朵去听大家似乎觉得也OK,实际上是不对的。空气层的厚度需要根据房间所需吸声系数来调整变化,这就是你看到专业棚的墙面都是高低不同的原因。
2、墙角的厚度同上,也是通过所需吸收频段计算综合出来的。而且四个角的角度和厚度一定是不同的。
3、你提到的“后期调整”很重要。除了隔声需要一气呵成之外,其他都是可以后期调整的。通常我们做棚是边施工边检测,边调整。但是房间比例在后期很难更改,多数情况下是做一些反射或强吸收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