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会作曲就会编剧--好莱坞模式编剧教程

( 18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 13-8-15 00:40

会作曲就会编剧--好莱坞模式编剧教程


2233
近几年潜心学习、研究了好莱坞模式的编剧,忽然发现编剧跟作曲还是很像的,有一些心得体会,发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欢迎拍砖,一起进步~

一 从作曲到编剧
好莱坞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也许有人会抨击好莱坞模式的编剧,但无法否认,套用好莱坞模式的电影是最赚钱的。其实正像流行乐坛,套用1645、17654325和弦走向的口水歌比比皆是。而看深一层,好莱坞模式也并非口水歌那么简单。说起来,用1645、17654325这样的和弦走向也能写出好歌来的吧?
说起好莱坞模式,也许有人以为是飞车追逐的那一套,其实不然。很多人都误会了。好莱坞模式是指剧本结构。
好莱坞模式的剧本结构跟流行歌曲的结构有些像。
流行歌曲的结构,一般是:
(前奏)A-(A)-B-(间奏)-A-B-(间奏)-(B)-(尾奏)
A是主歌,B是副歌也就是高潮部分。
B段一般最后会多重复一遍,也就是唱三遍。
好莱坞模式的编剧也是这样。通过A段的发展,进入B段的高潮。高潮当然是主角跟大反派的争斗。
第一次高潮,可能是这两种情形:
1.主角虽然取得阶段胜利,然而面临着更大的麻烦;
2.主角被击败,坏蛋哈哈大笑,看起来主角是没希望翻身的了。
第二次高潮,当然是主角终于起来打败了反角。
通常,像歌曲一样还会再重复一遍B段。在电影里,就是主角再跟反面人物大打一场。
这种表现形式具体如何?是这样的。最终Boss当然没那么容易被主角干掉,在第二次的B段,主角深深激怒了Boss,激起Boss全功率的反扑,于是第三次的B段出现了。能否编出第三次的B段并编好,很考验编剧功力。
流行歌曲的编曲,最好能达到的一种效果是,到第二次的B段,貌似歌曲已经终结了,可是,忽然又来了一次B段,而且节奏更强劲,能用上的乐器全上了。
跟歌曲相仿,在电影中,如果Boss一下子就被干掉了,观众会看得不够爽。主角会有主角光环,不用多提;Boss才应该是真正的小强,到最后,貌似已被干掉了,还要闹腾一番,不让主角赢得那么轻松。
整体分析一下,剧本的结构,类似歌曲的结构,也是:
(前奏)A-(A)-B-(间奏)-A-B-(间奏)-(B)-(尾奏)
前奏,交代故事背景,作铺垫。
前奏有时会是A段的变奏或者直接就出现A段,也就是一开始就介绍主角了,迅速进入情节;
前奏有时会是B段的变奏或者直接就出现B段,也就是大坏蛋一开始就已现身,带给观众压迫感。
接着,通过A段的剧情发展,到B段跟大坏蛋第一次的交锋。
跟着是间奏。间奏不会仅是尿点那么简单,通常会是带有抒情的段落,带给观众思考。不能总是感官刺激,一路都是猛烈的节奏。例如,这一段可以是失败的主角,得到美人的安慰,得以重新燃起斗志。
跟着,又通过A段的剧情发展,到B段跟大坏蛋正式的决斗。
有经验的编剧,会再编出一个B段来。把Boss编成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才更能衬托出主角的高大威猛。
最后的B段与B段之间,可以再有一个间奏。只是这一次,节奏感更强烈。这一段,编得好的,感觉最好就是好像最后一遍的B段随时都会出现。也就是暗伏杀机,大坏蛋随时都会反扑,准备干掉主角。
终于,大坏蛋很不甘心地倒下了。
尾奏出现。
尾奏会有一些变化,不会是单纯的全终止。
用一下虚伪终止之类也挺好的。暗示一下,还会有骗钱的续集,大坏蛋还会卷土重来。
观众反应
aaa
:已阅,感谢分享!

161
#2 13-8-15 01:03

其实奏鸣曲式也可以

其实奏鸣曲式也可以

499
#3 13-8-15 02:50
AV也是这个节奏哦[:HA:][:HA:]

1149
#4 13-8-15 08:24
顶了,请问楼主学写剧本如何入门?

8216
#5 13-8-15 09:07
莎士比亚时代所有的模式其实就都有了……

26
#6 13-8-15 09:36
哈哈, 这个模式貌似是的。

110
#7 13-8-15 10:22
观察力总结力!

166
#8 13-8-15 16:00
楼主真心给力,顶了~

2233
#9 13-8-15 17:48

回复 yuwen668 在 #2 的 pid=3941354 的贴子

对奏鸣曲没多少认识

2233
#10 13-8-15 17:49

回复 薛定谔的猫粮 在 #3 的 pid=3941402 的贴子


2233
#11 13-8-15 18:09

回复 wewdad 在 #4 的 pid=3941462 的贴子

我也是在学习中……想了解一下关于编剧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话,像《编剧:步步为营》这本书是比较适合的。不过真的是很基础的知识。其实这本我也没看过,因为像这样讲基础知识的书还有很多,看哪一本都差不多。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是必看的,讲的是关于故事很原始的原理,需要弄懂。就是欠了实际操作。
关于实际操作的,有很多书可看,比如:《21天搞定电影剧本》、《你的剧本逊毙了!》、《救猫咪》系列。
讲到编剧高级技巧这一类书还得懂得领会才行。在网上见到个别人看了不懂得欣赏还喷是垃圾书。
一般情况,建议要看就看国外写的书。国内写的,看着觉得作者好像懂得不少,然而看了之后,还是不懂。国内写的有秀学问的嫌疑。

2233
#12 13-8-15 19:02

二 作品分析:James Cameron的《阿凡达》等

詹姆斯·卡梅隆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导演,拍的影片都非常经典。
阿诺主演的《终结者2》,后面重复的B段非常明显。美男杀手T-1000看上去明明已经被干掉了,居然还能复活。于是,阿诺演的T-800都死掉了。《泰坦尼克号》,有一个环节彰显了编剧娴熟的手法。就是编剧设计得好像男主角和女主角有那么一点能死里逃生的希望,然而最后,男主角还是沉了下去,只有女主角得救了。在重复的B段,获胜的是大坏蛋——大海。本来燃起了一点逃离苦海的希望,还是被无情的大海浇灭了。
在《阿凡达》最后,看起来也是主角一方和大反派都有获胜的机会。
《泰坦尼克号》在剧本结构是颇具新意的。导演竭力说服了投资方,以女主角回忆的方式去表现故事。这一种形式,就像是节目主持人在介绍一首新歌。
《阿凡达》的编剧,结构日益成熟。一个虚幻的故事,居然能表现得非常自然,这已经非常不简单。要我来评价的话,《阿凡达》简直是好莱坞模式编剧最完美的范本。第一次看《阿凡达》时,我没多少感觉,但看过一系列好莱坞编剧教程书之后,才突然发现《阿凡达》编剧的精妙。
可以管中窥豹,直接把影片拉到中点,看到的镜头是,大反派拉了一张椅子,跟主角约谈。真正的坏蛋失去了耐心,开始发威。跟好莱坞模式编剧的结构极度吻合。
要看《阿凡达》,一定得看加长版。为什么?因为在影院上映的版本,经过剪辑之后,被删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影片一开始的激励事件。
何谓激励事件?正如歌曲进唱时那一记Reverse Cymbal。《黑客帝国》的主角NEO,如果生活过得好好的,又怎会站出来拯救世界?NEO被执行逮捕,就是激励事件。
试问如果《泰坦尼克号》这一部影片,删掉男主角赌钱赢来船票这一幕,会怎么样?故事看起来还像是完整的,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一首歌,没了开始那一记Reverse Cymbal,也是完整的,就是缺乏了那么一点应有的色彩。
《阿凡达》被删掉的激励事件就是:一个残疾人,自己的腿都动不了,居然还打抱不平,别人还不领情,自己作贱自己,这样的人生真是糟透了……有了这一个激励事件作推动,后面的故事一下子显得感觉大不一样。

2233
#13 13-8-17 11:14

回复 CD3 在 #5 的 pid=3941483 的贴子

古龙说,福楼拜认为,十九世纪以后就没有小说了,因为十九世纪出了太多伟大的作家,写尽了悲欢离合的七情六欲。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小说出现呢?1899年美国国家专利局主管Charles H. Duell自信地说:“世界上能发明的东西都已经被发明了。”20世纪前夕,美国专利局专员查尔斯.迪尤尔要求麦金莱总统撤销该局,理由是:“能发明的东西都发明了。”

1498
#14 13-8-18 1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9
#15 13-8-19 12:01
原帖hkm 于 13-8-18 11:02 发表
不要说了,我写了个故事,讲给一个有拍片经验的人听,他听一半就说:等等,没有反派,你知道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吗?巴拉巴拉一大通,那种感觉真悲哀啊。

我想他大概想讲是 没有矛盾冲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