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乐理
https://www.toutiao.com/i7062137821007610379/
图片都挂掉了,有兴趣的可移步头条
![]()
❒曾侯乙编钟里的唯一一件缚钟
❒八音金为首,金音,不仅指金属的材质,也指成色,我们现在看到的斑驳的青色是岁月的痕迹。这套钟当年在曾侯的宫里“将将”奏响的时候,那可是光彩耀目的金黄色哦。
其实也没啥可惊的😆,就是编钟除了正常在正鼓部敲击发音,在侧鼓部击打还能发出一个上三度音,即“一钟双音”。
1977年,由吕骥带队的中国音乐文物调查小组来到山西,当地文管会的人希望他们能用侯马出土的编钟演奏一曲《东方红》,给电台做片头。可惜这套钟不全,只有七件,其中又只有宫、角、徵、羽四声,难以满足演奏的需要。大家灵机一动,用野路子的方法在钟的侧鼓位置上找到了需要的音。
❒甬钟的部位示意
后来这个野路子实验性的发现在曾侯乙编钟出土后得到了验证。比如下层长枚·10(下二1)号钟的正鼓音高是G(702音分),侧鼓位音高为B(1110音分),两个不同的部位的音正好差大三度(408音分)。
并且钟上附带说明书:“姑洗(xiǎn)鄭(xī)镈,穆音之羽,贏(yíng)享(sī)之羽角,夷则之羽曾,应钟之变宫。”
❒姑洗鄭镈,穆音之羽,贏享之羽角,夷则之羽曾,应钟之变宫
翻译过来就是:这个钟的正鼓位音高(G),是姑洗均(yùn)里的“鄭镈”,相当于楚律穆音均的“羽”,相当于曾、周律赢享均的“羽角”,相当于申律夷则均的“羽曾”,相当于曾、周律应钟均里的“变宫”。
这段铭文说明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已有绝对音高的概念,有了七声音阶,有旋宫转调的能力。从世界音乐史、世界数学史、世界科技史、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都是最高级别的震撼。
当时每个诸侯国的乐律制度都不一样,所以中国至今还在流行的首调记谱法也就有迹可循了,不像使用五线谱的西方音乐界,震动频率440Hz的音就是标准音A就完了,费那劲干嘛。
![]()
❒
南宫适,与散宜生并称“一文一武”的周朝开国重臣
姬姓,氏南宫,名乙,因在封国曾国(也称随国),故后世人称曾侯乙,南宫适的后代。他用的这套是六个青铜武士支撑上下横梁,镈钟、甬钟、钮钟共六十五件的大型编钟。后来秦始皇灭六国,镕天下兵器(一说还包括乐器)于一炉,造十二铜人,各重千石,就是用来支撑全国最大号编钟的,可惜放在阿房宫里被项羽烧了,无从证实。
另外,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烧了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其他五经后世有传承,唯独《乐经》失传。汉族人缺乏乐感不知道和这个事能不能扯上关系。
❒上三下三共六个铜人支撑的曾侯乙编钟
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相当于简谱里的1、2、3、5、6;到公元前13世纪又加上变宫(7)和变徵(#4)组成七音。——所以现在的中国风歌曲里加上#4毫无违和感。
据《国语·周语》说七声音阶是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完善的,至于“伐纣”和音乐怎么扯到一起的我还得去查查,是战争需要音乐激励士气?长途奔袭需要音乐舒缓压力?反正一说武王伐纣就感觉天寒地冻、路远马亡、道路泥泞。
除了五音(或说七音),还有十二律。黄钟、大吕等则是十二律的名称,相当于西方的固定调,黄钟的音高大致相等于C,大吕相当于C#,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宫商角徵羽相当于唱名,黄钟大吕相当于音名。
曾侯乙墓出土的其他
钧钟
![]()
❒钧钟及局部花纹
钧钟:相当于现在的音叉,定音用。
鸳鸯食盒
❒曾侯乙鸳鸯盒上的奏乐图
今天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方法就是按照这个食盒奏乐图恢复的。(也不知道对不对)
参差
![]()
❒彩绘排箫
排箫:古代又叫参差。在汉魏唐的石刻上还能见到,后来不知为啥就失传了,若干年后在南美一带又再兴起。
二十五弦瑟❒曾侯乙漆瑟
李商隐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但是在唐朝之前瑟都是二十五弦的。据说黄帝听素女鼓瑟忧伤不已,命人将瑟一劈为二,于是就变成了二十五弦——说是劈开就能减少一半的忧伤,古代传说总是不能自圆其说。传说是假的,但是二十五弦的瑟是真正的在那里,唐朝又给恢复成五十弦了?
篪
❒竹篪及外壁展开图
篪:因为笛子在演奏时两手一正一反,手背对着欣赏者被认为是不敬,所以又创造了“篪”,演奏时双手手背都向内对着演奏者一方,现在想想这个演奏方式有些别扭并且顺拐。
铙❒铜铙
铜铙:鸣金收兵说的“金”最初就是指的铙。
编磬❒曾侯乙编磬
编磬:多用石灰岩,也有用大理石的,曾侯乙编磬的下层左起第十一块磬片上能看到三叶虫的化石。
![]()
北京觉生寺古钟博物馆里同比例复制的编磬上应该是没有三叶虫的。左侧是片头照片上的那个镈钟。
听完我白话桃子问编钟现在在哪里放着?我说湖北省博物馆啊,桃子说那去官网或者淘宝旗舰店搜搜有没有文创,说不定有好玩的东西呢!结果还真有,相中了这几块橡皮。🙄
❒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
参考书目: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苏泓月《古乐之美》
《考工记》山东美术出版社湖北省博物馆官网
本帖最后由 asiazhang 于 22-2-9 20:3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