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反驳,也懒得和一些杠精聊
全网没有几个做到我的程度的
不喜欢我态度的可以关了,不要往下看了。
部分图片,引用于纽厄尔那本书《录音棚装修手册》
接下来就开始了。关于这个丰岛房间。
这个图其实已经很明显。
很多小伙伴不能完全理解这个中间的意思。
于是画了个草图。
这下应该比较好理解了吧。
我把周围的其他结构都去掉,
只考虑到房顶的这一个层面。
我们只针对低音
比如30赫兹左右有10多米的波长
假设此房间只有5米。
音响会瞬间把一部分气浪推到对面墙的位置。
此时设置一些钝角或者是其他的倾斜结构
让气浪传播上去的阻力小于反弹回来的阻力。注意此时音箱背后位置。
因为部分空气向音箱对面推动。
虽然不足以形成多大的负压。
但也可以对上方的空气有一定的作用。
此时没有完全展开的波长。会被推进上面结构。
上面设置一些有一定角度的障板,打散消耗掉一些低能量。
此时再翻回去看丰岛房间那张图。
大多都可以看明白吧
近40年前,此结构已经发表出来。
身后只需要消耗60厘米左右空腔。
加上房顶以及周边的结构,就可以提供足够的吸收。
我们要的高度。主要是做一些有用的结构。
不是某些填个棉封个板就叫做声学装修了。
合理的做的这些结构成本并不会增加太多。比直接堆棉便宜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实际上整体的空间的截面积要达到一定尺寸才会让直接反射的尽量少,没有那么多空间怎么办?搞成连载吧,明天有空再画一张草图继续说。
本帖最后由 pansidaxian8888 于 25-9-27 00:42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